首页 > 茗茶名企

2022“国际茶日”云推介|茶故事·祁门红茶

日期:2022-05-18 15:40:00 作者:刘淑慧 来源:农业贸易促进中心 【字体: 打印本页
分享到:

  “须弥芥子,大千一苇。茶香一缕,人间百味。”为深化各国茶文化交融互鉴,畅通茶产品贸易循环,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,2022“国际茶日”将继续以茶会友,与全球茶友一起“云端”品茗,共话茶道。饮茶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,一方水土孕一脉茶香,不同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塑造了各个地域千姿百态的茶文化、茶故事。此间来自全国12省的特色茶品将悉数登场。让我们品一盏清茗,伴随茶的芳香,一起聆听它们的故事。

  今日上茶,安徽省祁门红茶

  祁门县位于北纬29°35′~30°08′与东经117°12′~117°57′之间,正处于北纬30°世界最佳产茶带中间,四季分明,日照适中,雨量丰沛。境内清溪纵横,山峦起伏,素称“三十六溪清浅水,二十四重高上山”。全县森林覆盖率88.64%,位居全国前十,安徽首位。“晴时早晚遍地雾,阴雨成天满山云”,山多、云多、雾多、阴雨多、直照日光少的“四多一少”自然条件,为茶树生长提供了极佳环境。

  祁门槠叶群体种茶树,又名华茶22号祁门种,是祁门红茶特有的当家良种,历经祁门先人千年的栽培繁衍,是最适合祁门自然环境的茶树良种,也是首批国家级茶树良种,曾被引种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,为世界茶叶种植的推广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。以此为母本选育出的国家级、省级无性系茶树良种,奠定了祁门红茶独特品质的种质基础。

  祁门红茶,由祁门南乡贵溪(今属平里镇)人胡元龙于清光绪元年(公元1875年)创制。祁门工夫红茶成品外形条索紧细,峰苗秀丽,金毫显露,色泽乌润有光泽,俗称“宝光”,汤色红艳明亮,滋味鲜醇隽厚,香气馥郁持久,叶底红艳匀亮。其中尤以香气著称于世,因其香气似花、似果、似蜜,无以名之,被茶界称为“祁门香”,是世界唯一以地域名命名其香气类型的茶叶,与斯里兰卡乌瓦红茶、印度大吉岭红茶一道,被誉为世界三大高香茶。

  祁门红茶传统制作技艺,自鼻祖胡元龙等一批开创者创立以来,历经吴觉农、胡浩川等业界大师百年来的锤炼、改良、提升,已经成为一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。其独特发酵工艺,被近代高等茶学教育事业的创始人、近代四大茶圣之一陈椽先生称为“渥红”,其精制拼配技艺代表了中国红茶精制加工技艺的高水准。2008年6月7日,祁门红茶传统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  更多茶故事将飘然而至,敬请期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