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须弥芥子,大千一苇。茶香一缕,人间百味。”为深化各国茶文化交融互鉴,畅通茶产品贸易循环,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,2022“国际茶日”将继续以茶会友,与全球茶友一起“云端”品茗,共话茶道。饮茶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,一方水土孕一脉茶香,不同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塑造了各个地域千姿百态的茶文化、茶故事。此间来自全国12省的特色茶品将悉数登场。让我们品一盏清茗,伴随茶的芳香,一起聆听它们的故事。
今日上茶,安徽省太平猴魁。
太平猴魁产地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,生产区域共涉及14个乡镇,70个行政村,地理坐标为东经117°50′15″~118°20′20″,北纬29°59′14″~30°31′5″。产区属皖南山地地貌,以山地为主,丘陵、岗地、河谷平原与水域兼备,素有“八山一水半分田,半分道路和庄园”之称。
太平猴魁适宜种植在海拔350—600米的高度,因此茶区大多分布在太平湖环绕山体之中。茶区植被繁密,森林覆盖率90%以上,土壤为变质页岩风化的乌沙土壤,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有机质,土壤肥力和通透性好,pH值5—6,利于形成太平猴魁杆肥叶长的独特品质。
太平猴魁外形魁伟壮实、扁平挺直、两叶抱芽、苍绿隐毫,汤色绿亮,兰香高爽,滋味鲜爽醇厚,叶底肥壮绿亮。由于黄山山脉气温偏低,再加上高海拔因素,太平猴魁没有明前茶这一说,但在清明后、谷雨前会有少量头采,立夏前停采。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初展,还要做到“ 四拣八不采 ”。太平猴魁茶工艺流程为:采摘、拣尖、摊放、杀青、理条、压制成型、烘焙、成品。
太平猴魁原产于新明乡猴坑、猴岗、颜家一带,创制于1900年,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。1912年孙中山先生品饮太平猴魁后,欣然挥毫题下“饮杯猴茶,如得知己,可以无憾”的佳句以表喜爱之情。1915年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,太平猴魁荣膺一等金质奖章和奖状。从此,太平猴魁蜚声中外!
更多茶故事将飘然而至,敬请期待!
(采编自安徽省农业农村厅)